近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雷达系统得到迅速发展。由于MIMO雷达系统在检测和定位方面的优势,MIMO雷达系统也得到广泛关注。通常将MIMO雷达分为隔离(分布式)天线[1]和阵列天线[2]两类。前者充分利用空间分集,而后者是充分利用波形分集。
目前,研究人员对分布式雷达[3-4]的目标位置估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雷达定位算法通常可划分为直接或间接两类。后者首先利用互模糊函数测量延时时间,然后再将时间与信号传播速度相乘,进而获取双基测距(Bistatic Range, BR)值,其是发射器-目标和目标-接收器的距离之和。这些BR值可形成一系列的椭圆等式,再通过这些等式估计目标位置。文献[5]提出线性无偏差估计算法,并利用泰勒序列展开算法求解非线性等式。但是,此算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定位精度依赖于初始值。文献[6]提出封闭式最小二乘(Least Square, LS)算法。此外,文献[7]将目标定位问题转化为约束二次等式规划(QCQP)问题,进而对椭圆等式进行线性化,然后再利用权重LS算法(WLS)求解,最终获取目标的位置。而文献[8]提出一个分布式目标定位算法。此算法先依据不同的发射参数或接收参数将测量值划分不同的聚类,然后再在每个聚类内利用双重WLS估计算法,进而获取独立的目标位置的估计值。然后,再将不同聚类的位置估计值进行融合,形成最终的估计值。文献[9]和文献[10]分别提出基于封闭的一种WLS(OSWLS)的目标定位算法。
为此,本文先将目标定位问题转化为QCQP问题。由于QCQP的约束条件是非凸的,因此,QCQP问题为非凸、NP-hard。为了解决此问题,将每个非凸约束转化为线性约束。通过将QCQP问题转化为线性约束二次规划(LCQP)问题,再利用迭代CWLS算法求解,最终获取目标位置的解。
假定分布式的MIMO雷达系统由M个发射和N个接收天线组成。假定第i个发射器和第j个接收器的位置分别为xt,i=[xt,i yt,i zt,i]T和xr,j=[xr,j yr,j zr,j]T,且i=1,…,M, j=1,…,N。发射器发射一系列正交波,由未知目标反射。目标位置表示为x0=[x0 y0 z0]T。然后,接收器分别收集来自发射器和目标的直接和反射信号,进而估计目标位置。
假定目标与第i个发射器的欧式距离rt,i:
rt,i=
(1)
相应地,目标与第j个接收器的欧式距离rr,j:
rr,j=
(2)
BR定义为目标与发射器的欧式距离rt,i和目标与接收器的欧式距离rr,j之和,如式(3)所示:
ri,j=rt,i+rr,j
(3)
对式(3)两边平方,并令αi=rt,i,再经代数处理,可得
(4)
由于BR内的测量误差和噪声,利用替换ri,j,即其中为ri,j的测量值,而ni,j为零均值的高斯白噪声。因此,式(4)可改写为
(5)
通过忽略式(5)的二次噪声项,测距误差可表示为
(6)
式中,
将式(6)转换成矩阵形式,并考虑所有发射器和接收器,便可形成
(7)
式中,
(8)
为此,可将误差矢量ε表述关于噪声变量n的函数:
ε=Bn
(9)
式中,⊗
(10)
注意到式(7)是关于θ的线性关系。因此,可通过WLS估计算法求解未知矢量θ。可通过最小成本函数εTwε获取式(7)的WLS的解,如式(11)所示:
(11)
式中,W为对称正矩阵,其定义如式(12)所示:
W=E[εεT]-1=(BQBT)-1
(12)
式中,Q=E[nnT]-1表示噪声协方差矩阵。值得注意的是,未知位置矢量θ由未知目标位置x0和参数α组成。由于未知目标位置和参数αi,且i=1,…,M并非相互独立。因此,通过式(11)求解式(7)的解并非是式(7)的最优解。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可将未知位置x0与参数中每个参数的关系应用于定位问题。因此,通过考虑这些关系,定位问题可表述为[7]
(13)
式(13)所示的目标定位的问题是一个非凸二次等式优化问题。
接下来用迭代的CWLS算法求解式(13)问题搜索目标的过程中,有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雷达的ICWLS算法先将式(13)所示的目标定位问题转化为约束二次等式规划问题(QCQP),然后再通过对非凸约束进行转换,将QCQP问题转化为LCQP问题,最后再利用ICWLS算法求解,获取目标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目标定位问题的求解过程
将式(13)的目标定位问题从非凸转化为凸式问题,如式(14)所示:
(14)
式中,
尽管式(14)的目标函数是凸的,但是二次等式约束仍是非凸的。因此,式(14)所示的目标问题属于非凸QCQP问题,其通常也是NP-hard问题。
为此,接下来引来迭代近似算法解决非凸QCQP问题。首先,利用式(11)所估计的替换未知矢量θ。因此,每个非凸约束成为线性等式约束。确实,通过迭代近似算法,将QCQP问题转化为LCQP问题。LCQP问题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具有封闭的解。最后,目标定位问题可表述为
(15)
式中,
为了推导式(15)所示的LCQP问题的最优解,将线性约束转化矩阵形式,进而形成等式约束:
Gθ=g
(16)
式中,G=[c1…cM]T,g=[g1 … gM]T。
依据矩阵的广义逆理论(Generalized Inverse Theory),式(16)的解可表示为
(17)
式中,ξ为arbitrary矢量,P-=I-G+G为投影矩阵,而G+的定义如式(18)所示:
G+=GT(GGT)-1
(18)
将式(17)代入式(15)所示的目标函数,便可产生:
(19)
最小化关于变量θ的式(15)所示的目标函数,等于通过变量ξ最小化式(19)。因此,式(19)右边进行关于ξ的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便可获取ξ的最优值:
(20)
值得注意的是,投影矩阵P-为(M+3)×(M+3)对称矩阵。由于P-的线性独立性,投影矩阵P-是非全秩,矩阵是奇异的。为了计算的逆值,利用奇异解析SVD技术。假定的秩值等于m,且m<M+3。因此,的对称形式为
(21)
式中:U和VT分别为的正交生成列空间和行空间,当矩阵是对称的时,U=V;U′, V′T分别为的正交生成空间;∑m为的m个非奇异值的对数矩阵。因此,的逆矩阵可近似为
(22)
将每次迭代的最终解看成上次迭代的解与式(15)问题的解的结合,因此,对于第k次迭代,可得[11]
(23)
式中,λ为遗忘因子,且0<λ<1。λ值越大,收敛速度越快。因此,ICWLS算法通过迭代地解决定位问题,并更新解。
迭代CWLS的目标定位算法总结如下:
1) 参数初始化:
2) 设置迭代次数k=k+1,再运用近似LCQP算法:
式中,
3) 再求解第2)步的解:
式中,
4) 获取第k次迭代的目标位置估计值:
5) 检测是否满足收敛。即检测是否满足式(24),其中δ为收敛阈值。如果满足,则终止迭代,否则进入第6)步。
(24)
6) 更新和再进入第2)步。
为了更好地分析ICWLS定位算法的性能,建立Monte Carlo仿真实验。考虑文献[12]所述的MIMO雷达系统,且M=9, N=8。这9个发射器和8个接收器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9个发射器和8个接收器的参数
发射序号xt,iyt,izt,i接收序号xr,iyr,izr,i1001501-450-4502002-300-2001502-4504503003-3002001003450-4504004-200-30020044504501005-200300100506002006200-300100660001007200300807-60001508300-2001208001509300-200-160
此外,BR中的测量噪声服从零均值的高斯分布,且已知方差[10],其仅依赖于每对发-收的信噪比。因此,BR的测量值只受加性高斯噪声影响,其标准方差σi,j=σ0rt,irr,j/R0,i=1,…,M, j=1,…,N,其中σ0为常数,R0为监测区域半径。
同时,将选择文献[10]的OSWLS、文献[7]的WLS算法、文献[8]的TSWLS和文献[8]所推导的CRLB算法作为参考,并已对本文所提出的ICWLS算法进行比较。并选择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作为性能指标,其定义如式(25)所示:
(25)
式中,表示x0在第l次实验时的估计值,且实验总次数L=1 000。
本次实验分析目标x0位于[100 400 200]T时的ICWLS定位性能,且R0=600 m,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一RMSE
图2分析了各算法的RMSE随σ0的变化曲线,且σ0从1~1 000变化。从图2可知,相比于其他算法,提出的ICWLS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此外,通过图2发现,在σ0从1~1 000变化期间,ICWLS的RMSE与CRLB精度一致。
本次实验中,目标位于平行y轴,且x0=400 m,z0=200 m, R0=600 m, σ0=40。实验数据如图3所示。
从图3可知,ICWLS算法的定位误差RMSE在y轴的变化期间仍低于其他算法,并且逼近于CRLB。与TSWLS算法相比,ICWLS算法的RMSE平均下降了约25%。
图3 实验二RMSE
本文分析了基于双基测距的单一目标的定位问题,并提出迭代的CWLS算法。首先将目标定位问题转化为QCQP,然后再将QCQP问题转化为LCQP问题,进而获取封闭解。最终通过ICWLS算法求解LCQP问题,进而估计目标位置。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ICWLS算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定位误差。
优化算法,降低算法复杂度,同时考虑多个目标而非单一目标的定位问题,这将是后期研究工作的重点。
[1] FISHLER E, HAIMOVICH A, BLUM R, et al. Spatial Diversity in Radars: Models and Detection Performance[J]. 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 2006, 54(3):823-838.
[2] LI J, STOICA P. MIMO Radar with Colocated Antennas[J].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2007, 24(5):106-114.
[3] GODRICH H, HAIMOVICH A M, BLUM R S B. Target Localisation Techniques and Tools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Radar[J]. IET Radar, Sonar & Navigation, 2009, 3(4):314-327.
[4] NOROOZI A, SEBT M A. A New Estimator for Elliptic Localization in Distributed MIMO Radar Systems[C]∥ Irania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hran, Iran: IEEE, 2017:1615-1618.
[5] GODRICH H, HAIMOVICH A M, BLUMR R S. Target Localization Accuracy Gain in MIMO Radar-Based Systems[J]. 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10, 56(6):2783-2803.
[6] DIANAT M, TABAN M R, DIANAT J, et al. Target Localization Using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for MIMO Radars with Widely Separated Antennas[J]. IEEE Trans on Aerospace Electronic System, 2013, 49(4):2730-2741.
[7] EINEMO M, SO H C. So Weighted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for Target Localization in Distributed MIMO Radar[J]. Signal Process, 2015, 115:144-150.
[8] DU Yanshen, WEI Ping. An Explicit Solution for Target Localization in Noncoherent Distributed MIMO Radar Systems[J].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014, 21(9):1093-1097.
[9] NOROOZI A, SEBT M A. Target Localization from Bistatic Range Measurements in Multi-Transmitter Multi-Receiver Passive Radar[J].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015, 22(12):2445-2449.
[10] NOROOZI A, SEBT M A. Weighted Least Squares Target Location Estimation in Multi-Transmitter Multi-Receiver Passive Radar Using Bistatic Range Measurements[J]. IET Radar, Sonar & Navigation, 2016, 10(6):1088-1097.
[11] QU Xiaomei, XIE Lihua, TAN Wenrong. Iterative Source Localization Based on TDOA and FDOA Measurements[C]∥ 35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hengdu: IEEE, 2016:436-440.
[12] AMIRI R, BEHNIA F, ZAMANI H. Asymptotically Efficient Target Localization from Bistatic Range Measurements in Distributed MIMO Radars[J].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2017, 24(3):2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