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伪装结构兼容设计的目标RCS仿真分析

李玉鹏1,苏荣华1,王吉远1,杨元友2,吴华杰1,王雪明1

(1.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00; 2. 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 100000)

摘 要: 伪装遮障是掩盖工程施工活动的有效措施,支撑骨架一般采用轻钢结构,其金属材质与外部构型,在雷达侦察下,会形成强散射暴露工程位置。本文针对伪装与结构的兼容设计,在满足结构稳定性和伪装隐蔽性的同时,通过对比同等遮障面积下不同钢柱截面的用钢量,得出优先采用方形截面柱以提高经济性的结论。同时,对大跨度遮障柱网的布局给出合理建议。随后,利用电大尺寸仿真,分类计算了多种仿形屋面结构随雷达威胁方向变化的远场RCS值,分析了多种起伏特征对结构RCS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地势的不同,对屋面设置特定方向的起伏能有效规避强散射的形成,可为防雷达伪装遮障的方案制定提供设计依据。

关键词: 散射特性; 伪装遮障; 起伏屋面; 结构优化

0 引言

军事工程常选取山体作为掩护,并通过伪装措施掩盖施工活动,防止工程暴露。施工伪装面积大、周期长,是工程目标伪装的重点和难点,措施包括采用轻钢结构搭建支撑骨架,铺挂伪装网,通过设置不同起伏,模拟山体走势恢复地形地貌,以对付敌空中侦察。由于雷达波具有一定穿透性,会直接照射到金属骨架上,构件二面角等形成的强散射区,与自然背景后向散射对比明显,极易暴露工程位置[1-2]。另一方面,在满足遮障面积与伪装造型的同时,兼顾用钢量经济性考量,优化钢结构柱网布局、杆件截面等,以降低造价、减轻重量;在保证结构强度、稳定、变形的前提下,兼顾遮障结构远场RCS(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减缩,改善伪装效果,实现伪装和结构的兼容设计,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目标的RCS,可通过外场实测、紧凑场测量、仿真计算三种方法获得,这些方法各有特点[3-5]:外场实测可获取真实条件下的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但对测量场地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占用大面积空间,并且由于环境的复杂性,目标回波在途中容易受到干扰,测量精确性很难保证;紧凑场法通过设置缩比模型,在暗室中就能完成对目标散射特性的测量,但对于大型目标而言,为保证电尺寸比例,在高频条件下很难适用;仿真计算通用性强,是获取电大尺寸目标RCS最为常用的方法,计算可分为精确算法和近似算法,精确算法通过将目标模型几何离散等过程求解电磁特性,结果精确,但计算量大,只能求解中等尺寸规模目标。近似算法一般是基于射线光学的高频方法,包括几何光学法、物理光学法、弹跳射线法等,计算量小,特别适合计算电大尺寸目标。

本文针对电大尺寸的钢结构骨架,首先结合用钢量计算与远场RCS仿真对不同柱网结构进行了比对分析,随后,分类研究了多种起伏屋面的RCS变化规律,对施工遮障的防雷达伪装设计给出合理建议。

1 伪装与结构的兼容设计

1.1 伪装设计原则

水平遮障的搭设首先要满足伪装需求,主要有两个原则:

1) 侦察通视度的要求:遮障下目标可探测范围与敌人空中侦察角度(一般为30°~60°范围)和遮障高度有关,可认为60°观察线是侦视遮障下目标的上限,同时应在目标与毗连地物之间留出一定空隙,要求施工区域边界遮障延长部s必须2倍于遮障高度h,如图1所示。

图1 伪装遮障通视度示意图

2) 挠度对光学显著性的要求:骨架挠度较大时,遮障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照度差别,使相邻遮障面亮度存在差异,会产生光学暴露征候。用遮障的跨度和挠度的限制系数来表示遮障的容许挠度L,即L=l/kl为跨度,k为挠度限制系数,当亮度对比小于0.2时,可认为难以分辨相邻物体,此时对应的k值为85。

1.2 伪装遮障结构设计

1.2.1 建立结构计算模型

工程施工期间轻钢结构伪装网支撑属临时性结构,不考虑结构抗震,又因水平遮障的四周是敞开的,也不考虑风荷载作用。综合考虑使用功能,将最大跨度设为12 m,层高为7 m,纵向长度为48 m,结构模型见图2。

图2 伪装遮障结构模型

荷载取值:屋面恒荷载为伪装网自重,采用制式或根据背景定制,按0.1 kN/m2计算,分配到梁上线荷载为中梁0.2 kN/m,边梁0.1 kN/m;屋面活荷载为雪荷载,按0.2 kN/m2,分配到梁上线荷载为中梁0.4 kN/m,边梁0.2 kN/m。

根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输入优化参数:强度计算应力比限值为0.9,稳定应力比限值0.9,柱顶位移为h/200,钢梁挠度为l/240(满足伪装小于l/85的容许挠度要求),压杆长细比为180,拉杆长细比为180,同时保证钢梁高度连续。

1.2.2 柱截面样式选择

分别选取H形、圆形和方形截面(见图3),在遮障面积与跨度相同条件下,对施工伪装进行结构设计。

图3 柱截面示意图

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程序中的SATWE有限元程序多次计算、反复比较,算得符合规范要求的优化布局,得到各柱截面的用钢量,见表1。

通过比较发现,在主梁尺寸为HN400×200,屋面檩条尺寸为B120×60×3.2时,工字钢、圆钢管、方钢管柱同等遮障面积下,方钢管用钢量最少,为21.8 kg/m2,经济性最好。

表1 不同截面柱用钢量对照表

截面形式截面尺寸/mm钢材用量/kg遮障面积/m2单位面积用钢量H型钢HN250×250313301152.027.2薄壁圆钢管D203×6266501152.023.1薄壁方钢管B160×3251301152.021.8

1.2.3 结构散射特性仿真

目标散射特性与雷达波入射角(θ)、频率(f)、极化方式等有关,还受目标尺寸、材料、外形的影响[6],可通过计算RCS值来定性衡量目标在雷达侦察下发现概率的高低。X波段是雷达侦察的常用波段,遮障结构相对该波长属电大尺寸,采用CST电磁仿真软件的高频算法分别对钢骨架三种柱截面的远场RCS进行仿真。

采用水平极化,分别设置为30°、60°,在10 GHz频率处,得到钢骨架各方位角的单站远场RCS,如图4、图5所示。

图4 入射角30°不同柱截面遮障RCS

图5 入射角60°不同柱截面遮障RCS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入射角较小时,在0°和90°方位角处,结构出现明显的强散射,类似镜面反射;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局部强散射消失,但结构总体RCS上移。3种柱截面的远场RCS曲线几乎重合,说明柱子截面形状对改变RCS值影响很小,因此以考虑经济性为主,建议伪装支撑钢结构柱采用方形截面。

1.3 大跨度结构计算和散射特性仿真

伪装遮障内施工场坪的设置,一般需满足停放大型机械、原材料堆放和并行车辆进出的使用需求,这就要求结构的跨度尽可能大。改变柱网布局,分别在横向与横纵双向增加跨度(最大跨度24 m),如图6所示。为满足配筋要求,需相应增加方钢管柱与主梁H型钢的截面尺寸,经计算、仿真,分别得到两种形式的用钢量和远场RCS曲线(见表2和图7)。

图6 大跨度伪装遮障结构模型

表2 不同跨度形式用钢量对照表

结构形式柱截面尺寸主梁截面尺寸钢材用量/kg遮障面积/m2单位面积用钢量横向大跨度B400×10HN300×300472701152.041.0双向大跨度B400×10HN650×300535101152.046.4

图7 大跨度伪装遮障RCS

可以看到,随着钢梁与钢柱截面尺寸的增大,RCS值产生微小增量,但大跨度钢结构的用钢量几乎翻了一倍。因此,对于水平遮障,在施工预算充足情况下,首先考虑增大跨度以满足使用要求,对RCS值影响不大;但当预算不足时,首先考虑经济性,应兼顾用钢量与施工场坪的空间位置,对柱网进行合理布置。

1.4 联合钢架散射特性仿真

因工程规模扩大,就需要对遮障面积进行增加,这里将面积增大为原来的4倍,即投影尺寸变为48 m×96 m,分别得到相应RCS值(图8)和散射中心的热点图(图9)。

(a) 联合钢架结构模型

(b) 远场RCS
图8 联合钢架伪装遮障RCS

图9 联合钢架伪装遮障散射热点

对比图中曲线,联合钢架整体RCS值仅出现小幅度增加。观察图9中散射热点,随着方位角的增大,纵向主梁与檩条首先成为强回波的主要贡献区,以棱边散射为主;方位角继续增加,由直线上若干强散射点构成强回波;方位角接近90°时,横向主梁变为强回波区域,表现为棱边与散射中心的组合。由此可见对于这种空间网格结构的强散射主要来自横、纵向主梁与屋面檩条。

主梁H型钢与矩形檩条的上表面相当于平板,由平板RCS的物理光学近似公式(1)可知,当入射角恒定时,目标RCS受平面单一尺寸变化影响很小,而高频算法中RCS的计算,仅考虑多目标远场的叠加,而忽略它们之间的耦合[7-10],钢架面积增大对RCS的影响,更多的来自主梁和檩条数量增加后,回波叠加的贡献。

(1)

式中,A=a·bf1=kasinθcosφf2=kbsinθsinφab为平板边长,k为波数。

2 起伏屋面散射特性仿真分析

为使施工遮障与背景融合,轻钢结构的屋面需依山体走势和起伏程度定制化设计。将工程中遇到的几种典型样式归纳为纵向起伏、横向起伏、局部增高与随机起伏四类,同样分别在30°、60°入射角下观察其远场RCS变化规律。

2.1 纵向起伏

将纵向起伏屋面分为连续型和间隔型,得到各方位角下远场RCS曲线,见图10。

图10 纵向起伏伪装遮障RCS

对于纵向连续型起伏,与图9中结论一致,即随着方位角增大,强散射点由纵向梁向横向梁变化,在0°和90°方位角时均出现了强散射。但纵向起伏屋面90°的RCS峰值要比0°高10 dB左右,这与水平遮障回波特点相反。可见,由于连续起伏的影响,导致与起伏面平行方向的回波增强。间隔型与水平遮障回波特点相近。

2.2 横向起伏

将横向起伏屋面也分为连续型和间隔型,得到各方位角下远场RCS曲线,见图11。

图11 横向起伏伪装遮障RCS

对于横向连续型起伏,虽然在入射角增大时,总体 RCS也向上平移,但与水平遮障相比,在90°方位时,波峰逐渐向波谷转化,表现为起伏面垂直方向的回波减弱。间隔型与水平遮障回波特点相近。

因此,当遮障区域向前后延伸时,应设置横向连续型起伏;而向左右拓展时,应设置纵向连续型起伏,以避免强散射方位出现。

2.3 局部增高

将局部增高屋面分为纵向型和横向型,得到各方位角下远场RCS曲线,见图12。

图12 局部增高伪装遮障RCS

由图中曲线不难看出,与水平遮障相同,纵向、横向增高屋面的RCS值都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大。与等高起伏模式不同的是,局部增高后,纵向屋面的RCS峰值出现在90°方位角,同时0°方位处RCS显著降低;横向屋面的RCS峰值出现在0°方位角,90°方位处RCS则显著降低。分析原因在于,屋面局部增高后,高低屋面坡度之间会形成二面角,成为决定因素,在迎波面方向形成了强散射。

2.4 随机起伏

最后,对随机起伏屋面仿真,在水平与垂直不同极化模式下得到钢架的远场RCS。由图13所示,RCS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增大,在0°和90°方位时最大幅值接近,且受极化方式影响较小。

(a) 随机起伏结构

(b) 远场RCS
图13 随机起伏伪装遮障RCS

2.5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施工伪装遮障在满足使用面积与可视角度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方形截面柱,可减少用钢量,提高经济性,控制工程造价。

2)对于大跨度或大面积水平遮障结构,后向散射对改变RCS影响相对较小,应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能带来的光学暴露特征,对柱网进行优化设计。

3)仿形遮障前后构建时,应沿横向设置连续型起伏;仿形遮障左右构建时,应沿纵向设置连续型起伏。

4)为融合背景,当遮障屋面需要局部加高时,高低屋面会形成二面角,形成强散射,此时应采用其他伪装措施,如采用斜置外形、涂覆吸波材料等。

3 结束语

深化伪装与结构的兼容设计,尤其是对屋面骨架进行细化,如采用将主梁、檩条的平面改为曲面或斜面等方法来缩减RCS,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弄清工程施工各阶段雷达暴露征候并同时掌握有效伪装措施,对于工程的防雷达伪装设计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康青,姜双斌.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工程伪装发展趋势[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24(4):87-91.

[2] 吴凤鸣,余志勇,杜兆阳,等.雷达探测能力评估模型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9,17(6):690-695.

WU Fengming,YU Zhiyong,DU Zhaoyang,et al. Research on Radar Detection Capability Evaluation Model[J].Rad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17(6): 690-695.(in Chinese)

[3] 何四华,吴春光,丛滨.基于高频方法的电大尺寸目标RCS仿真与分析[J].现代雷达,2017,39(6):78-81.

[4] 夏应清,杨河林,鲁述,等.超电大复杂目标RCS缩比模型预估方法[J].微波学报,2003,19(1):8-11.

[5] 朱雪慧,余泽太,覃潇潇,等.基于动态RCS的舰船雷达回波仿真与分析[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9,17(5):543-549.

ZHU Xuehui,YU Zetai,TAN Xiaoxiao,et 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Naval Vessel Radar Echoes Based on Dynamic RCS[J]. Rad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17(5):543-549.(in Chinese)

[6] 郭琨毅,殷红城,盛新庆.雷达目标的散射中心建模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0,35(1):106-115.

[7] ROJAS R G. Electromagnetic Diffraction of an Obliquely Incident Plane Wave Field by a Wedge with Impendance Faces[J]. IEEE Tra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1988,36(7):956-970.

[8] LIU Caicheng,CHEW W C. Fast Far Field Approximation for Calculating the RCS of Large Objects[J].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Newport Beach,CA,USA:IEEE,1995:210-250.

[9] 张欣荣.组合体目标电磁散射的GO-PO算法[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12-15.

[10] 顾竹鑫.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的时域弹跳射线法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7:2-5.

Simulation Analysis of RCS Based on Camouflage and Structure Compatibility Design

LI Yupeng1,SU Ronghua1,WANG Jiyuan1,YANG Yuanyou2,WU Huajie1,WANG Xueming1

(1. Institute of National Defense Engineering,Beijing 100000,China; 2. Agency Affairs Bureau,Beijing 100000,China)

AbstractCamouflage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cover up th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of the project. The support framework is generally light steel structure. Its metal material and external configuration will produce strong scattering and exposure project location under radar reconnaissance. In this paper,aiming at the compatible design of camouflage and structure,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teel consumptions of different steel column sections under the same shielding area is made,and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camouflage concealment are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e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quare section column is preferred to improve th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reasonable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the layout of the large-span barrier column network. Then,the far-field RCS values of various profiled roof structures changing with the radar threat direction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large-scale simulation. The influence rules of various und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tructure RCS 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errains,setting a certain direction of the roof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formation of strong scattering,which can provide a design for the scheme formulation of the radar camouflage and shield basis.

Key words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s; camouflage canopy; rolling roo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OI:10.3969/j.issn.1672-2337.2020.06.010

收稿日期: 2020-06-11; 修回日期: 2020-07-24

中图分类号:TN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37(2020)06-0640-05

作者简介

李玉鹏 男,1988年生,辽宁丹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伪装技术。
E-mail:793622143@qq.com